竹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思路小说网sil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娘家
到了西凤大街上,莫娘子便和郑阿婶分了手。
莫娘子的娘家住在广陵城的东南角上。经过府衙门前后,二人来到车水马龙的四望楼前。而直到这时阿愁才发现,原来莫娘子死死攥住她的手,不是怕她被路上的那些马匹车辆给撞了,而是她自个儿对过马路这种事十分的没信心。
见惯了后世四个轮子“铁怪兽”的阿愁可不怕这些四个蹄子的“活怪兽”,最后还是她硬拉着胆颤心惊的莫娘子从车阵中穿了过去。
不知道这个世间是不是也有行人靠右的规矩,她们过了马路后,竟是和大多数人都是反着道儿逆行的。不过,即便这世上有“靠右行”的交通法规,可显然也没个交警,倒没人跳出来罚她俩的款。
沿着东凰大街往东走了约半个时辰,当街边的店铺开始渐渐稀疏时,莫娘子带着阿愁往南拐去。又过了四个坊区,她们才终于到里她们的目的地:永福坊。
之前因对比着常乐坊和福康坊,叫阿愁以为,她们所住的仁丰里,便是算不得是贫民窟,肯定也不是个什么高档的社区。直到她进了永福坊,看到横贯坊区两侧坊门的永福街上,那些毫无顾忌占道经营着的店铺,以及被寒风吹得于街面上四处乱飞的杂物,她才知道什么叫破落。
仁丰里的住户虽然也算不得富足,可坊间的行人一个个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街面上的店铺虽旧,却也都布置得整整齐齐,看着就有一种向上的积极面貌。而这永福坊里的住户则全然不关心他们居住的环境。阿愁跟着莫娘子一路过去时,好几次险些叫路边行人随手抛弃的脏东西砸中面门。还有冷不丁从街边店铺里泼出来的污水,溅得阿愁那唯一的一双鞋上立时出现几朵脏污的泥点。
门里泼水的妇人却是一点抱歉的意思都没有,竟挑着个眉梢,以挑衅的眼看着阿愁,似就怕阿愁不过来跟她吵架一般。
阿愁抖了抖脚上的水,抬着头正要冲那妇人瞪眼时,莫娘子已经回身拉了她的手,又冲她微一摇头,只道了声:“等干了刷一刷也就好了。”
却是没理那妇人挑衅的眼,拉着阿愁快速离了那店铺。
看着莫娘子的背影,阿愁忍不住在心里拿“包子”一词对着她师傅一阵腹诽,直到她亲眼目睹到,前方有人遇到和她一样的事。不同于她们师徒的忍让,两个妇人当即就对骂了起来。那精彩纷呈的骂词,可不是慈幼院孩子们那个级别的。就在阿愁听了个目瞪口呆之际,她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对骂就于眨眼间升级为对撕对打了。
两个妇人毫无顾忌地于泥水里滚爬撕打着,一旁的闲汉们也都纷纷围拢过来呐喊助威。阿愁于心里默默对比了一下自己的战斗力,立时觉得还是她师傅英明。于是,接下来的路上,便是再遇到类似的冲突,不用莫娘子来拉她,她自个儿就乖乖地做了“包子”。
好在往前走了不远,便到了莫娘子的家。
看到莫娘子于一个店铺门前站住时,阿愁原还以为她是想要去那黑乎乎的店里买点什么,直到听着莫娘子冲着店门口站着跟人聊天的一个妇人叫了声“阿娘”,阿愁才知道,这竟就是莫娘子的娘家了。
她抬头往店铺的店招上看了一眼,却是这才发现,这店门上竟没个店招,只于角落里挑着个灰扑扑的布幌子。幌子上写着个褪了色的“莫”字。幌子下方,还吊着一只刨木头用的刨子。于是阿愁这才知道,原来莫娘子的父亲莫老爹是个木匠,于这永福坊里开了个小小的木器坊。
原正跟街坊闲聊着的莫老娘看到女儿回来,却是一点儿也没露出阿愁所以为的那种惊喜表情,倒是嫌弃地拧了一下眉。恰这时候,原正跟莫老娘聊着天的邻居老太太也认出了莫娘子,那眼神里立时就放出八卦的光芒,惊喜状大声吆喝道:“哟,这不是三娘嘛!”
转眼看到莫娘子胳膊上挎着的大包裹,便又大声嚷嚷道:“这是给你爹娘送年礼来了?”
又扭头对莫老娘夸道:“还是你有福气啊,生了个好闺女,三天两头想着回来看一看你们。哪像我那闺女,嫁了人后,就只知道往家里送礼,人竟是再没回来过。可真是,我看着像是缺了吃喝的模样嘛……”
老太太这话听着像是在夸莫娘子,可连阿愁都听出来了,她那话里暗藏着别样的机锋——这时代里,若娘家没个大事,出了嫁的女子轻易是不会回娘家的。她这里明着抱怨女儿不回来看她,暗地里却不无嘲讽着莫娘子没个夫家的意思……
果然,莫老娘的脸色顿时又黑了一层。她原想张口骂莫娘子的,可因那老太太正看着,她不想叫邻居看了热闹,便挑着个眉梢冲莫娘子冷哼道:“来便来了,怎的不进门?还是真拿自个儿当客人看了,等人请你进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