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

当青汉收到了晋军大举调动的消息之后,无独有偶,青汉众文武,也同样第一时间被刘备集结了起来。

青汉这里,可不像是冀州那边大鱼小鱼三两只了,完全可以说是一副人才济济的状态。如今,双方之间的规模,可谓是截然不同。

在会议之上,风后、公孙衍、刘秉忠为首的一批将领或者是谋士,也十分敏感地察觉到了青汉如今战线绵长的一点。

经过了五年的恢复,青汉的情况虽然要比冀州好很多,但是也绝对还没有恢复到原本最巅峰的状态,在这一点之上,绝对是比不过当前的晋军的。

一旦战线太过漫长的话,就意味着各处都要防守,从而,各处力量也就会被迫分散。

但是,晋军各路兵马,却完全可以将力量集中于一点。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他们现在是非常吃亏的。力量分散之下,对于弱势方的他们,可谓是一个噩梦。

故而,公孙衍、刘秉忠的意见,同样是坚壁清野,只不过,不至于像冀州做的那么彻底罢了。

毕竟,现在的青汉,就算是没有恢复到最巅峰的时期,但也不至于像冀州那样衰落到那种程度。至少,现在的青汉,依旧有正面一战的能力。

故而,在风后、公孙衍、刘秉忠为首的一批将领或者是谋士看来,为了应对青州和兖州的地形都是横长纵窄,战线漫长的情况,决定舍弃兖州的一部分地区,兖州之地,仅仅只保留泰山一地。

青汉在兖州,毕竟所占据的地盘就只有那么点,而且,还要时刻面临司、豫、兖、徐各个方向的威胁。故而,倒不如将其余的全部都放弃,并坚持只留下有一定地理优势的泰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