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杰的脑袋,是被从丰州急匆匆奉命赶过来的李纯保下来的。或者说,是暂时保下来。

宁王赵强的手下才不管克烈部的死活,他们只管负责执行宁王的命令,但是李纯却不一样,作为漠北总督,他深知暴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要想蒙古地区实行长治久安,宽严相济的政策才是长久之计。

别人的面子赵强可以不屑一顾,但李纯的建议宁王还是考虑的,所以没有立刻杀温杰,但是却打了三十军棍,被监禁起来,直言三日后再行处斩。

第二天,所有克烈部百夫长以上的首领,齐聚宁王大营外跪地求情,请求宁王殿下饶恕温杰,说这个时候,克烈部的稳定离不开温杰。

宁王刚刚好一点的心情再次勃然大怒,道:“这是在逼本王吗?还是不晓得本王刀不锋利?”

直接命令暴风营出营镇压,还是被李纯拦住,才没有血溅大营。

第三天,乞颜部、蔑儿乞部、粘拔恩部(乃蛮部)、吉利吉斯部、豁里秃麻部的几位大首领,包括汪古部的阿忽刺,请见宁王殿下,为温杰求情。

特别是汪古部的阿忽刺,因为随着完颜冲最早进驻阿刺勒,也是最早归顺大宋的蒙古部落,他的话,宁王还是要听一听的。

阿忽刺表示,克烈部只有温杰一族,对大宋持坚定的友好态度,虽然职务不高,但是无论在克烈部还是其他各部,口碑和威望都不低,这两年全仗着温杰和其他各部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私下里还能从其他各部获得一些物资,让温杰部落不至于生活得太艰难。

巴彦这样一个骄横跋扈的可汗,但是对温杰,即使是有不同意见,也是保持着温和的态度,根本不像其他人,说杀就杀。

因为巴彦也知道,如果没有温杰,克烈部这两年早就衰败了。

面对蒙古各部大首领的求情,宁王终于答应不杀温杰,但是该有的教训还是要有的。

另外,宁王下令,让温杰将自己的一子一女,交宁王军帐作为质子,为其父恕罪尽孝。

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好歹是把人保住了。

又过了一天,克烈部将温杰的一子一女带到赵强大帐,男孩叫赤木尔,女孩叫托尔敏,哥哥十六岁,妹妹十四岁。

赵强随即命令,哥哥赤木尔交赵新暴风营警卫连,妹妹托儿敏交中军野战医院,先学学大宋军队的规矩再说。

还放出话去,如果不能再最短的时间得到军中教导团的认可,质子的身份取消,温杰依旧看押。

说白了,就是这俩人越早被大宋军队认可,温杰越早恢复他的大首领职务。

并且表示,这个暂代,也可以一并取消。

你们不是尽孝吗,那就看你们能不能为父受这门子罪。

不过出于人道,宁王破例让温杰在俩孩子临走之前,见了一面。

至于说了一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从此后,两个孩子在军营变“疯”了,宋军五大营都传出,宁王收了两个疯子。

眼看就要入冬,宁王驻扎在阿刺勒城外的中军大帐内,并没有进驻阿刺勒城。

但是,阿刺勒的建设却如火如荼。

这个地区,说她是蒙古草原最璀璨的明珠丝毫不为过,哈丁里山下的兀刺川,背靠哈丁里山,面临色楞河,脚下就是冲击平原,是最肥美的一块水美之地。

再往北,就是风景如画的贝加尔湖。

宁王很喜欢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是冬季皑皑雪山下的贝加尔湖,更显迷人。

李纯的漠北总督府已经在阿刺勒挂牌办公,漠北战区司令部就在哈丁里山山下的哈丁里新城。

宁王反其道而行,这个冬天整个蒙古十三部落,男丁十四岁以上,妇女十八岁以上,老人六十岁以下,全部征用,投入到蒙古定居新城的建设之中。

蒙古部落逐草而居的历史,将被越来越多的定居点所替代,整个蒙古最肥美的八个草场将收归总督府所有,实行轮换放牧政策。

在色楞河以及其支流所形成的冲击平原上,开垦土地,兴修水利,逐渐引入农耕技术,实现蒙古草原的多元化、长远化、科学化发展。

这是燕京太学院专门成立的蒙古发展研究室给出的十年规划,宁王赵强就是这个规划的第一代践行者。

丰州城到阿刺勒的战备官道已经随着战事基本完成,虽然没有达到内地水准,但是基本的物资运输已经没有问题,这已经比之前有着天壤之别,现如今,这是一条十足十的商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思路小说网【sil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