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要高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思路小说网sil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章

试探和离间

皇城慈明殿里,杨皇后眉头紧锁心情烦闷。

杨皇后原名叫杨桂枝,是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个皇后,为赵扩生有两子,可惜赵扩的命真不好,九个亲生儿子没有一个活到成年。

宁宗赵扩最后没办法,加上年纪也大了,只能从宗室中另立皇子。

第一个立的是赵与愿,赵与愿6岁时,被宋宁宗收为养子,赐名日严(赵询),嘉泰二年(1202年),拜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听读资善堂。

“这个赵竑,没想到也是心计深远。”史弥远又道。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可是,臣又听说,钟夫人身边的内侍,个个都是长相标致,清秀俊俏?”

平时宁宗赵扩多往钟夫人那边跑,现在杨皇后说已经两个月没有宠幸,可见宁宗赵扩的身体是相当之差。

这是杨皇后绝不能容忍的事。

也不知过了多久。

“丞相你?”杨皇后突然回过神,瞪着史弥远,以为史弥远在想什么龌龊。

最近官家身体每况愈下,钟夫人依然是独宠后宫,据说还经常在官家面前,请求册封皇贵妃。

在立皇子这件事上,杨皇后当时就极度配合史弥远,两人共同支持赵与愿。

此时宋宁宗还活着,史弥远公然在后宫与皇后独处,可见权势有多么滔天,两人经常独处,这也是皇子赵竑对杨皇后这个嗣母非常不满的一个原因。

史弥远红光满面,心情看起来不错。

杨皇后茫然点头:“这倒确实如此,但仅是内侍,有何不妥?”

皇贵妃要是答应了,下次岂不是就要废她的皇后?

就在杨皇后闷闷不乐时。

杨皇后都想抓她把柄,找机会打倒她,但是抓不到啊。

她赶紧摇头:“钟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

杨皇后愣了下,然后摇头:“这个我倒未曾听说过,不过赵竑最近常去仁明殿,只要入宫,必先拜见仁明殿,他是知道钟夫人在官家面前能说上话,当年也是钟夫人在官家枕边吹风才选他为皇子,怕不是钟夫人和他有了什么默契?”

赵询死后,官家又立了赵竑为新皇子,这次,官家没有听从史弥远的建议,而是听从了钟夫人的意见,选了赵竑。

钟夫人在宫里多年,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这才能得到官家的恩宠多年不倒。

不多时,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本来一切都很完美,杨皇后认为自己晚年也没什么问题。

史弥远也没客气,找了个位置坐下,距离杨皇后还挺近的。

想了想后,她便道:“二十七——八-——应该快满三十了。”

杨皇后大惊失色:“此事,怕是极难。”

“臣史弥远,拜见杨圣人。”史弥远作势要跪,杨皇后却不耐烦的一挥手:“丞相不必多礼,来人,赐坐。”

“看起来还很年轻,像二十出头。”史弥远笑道。

“官家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已经两个月没有宠幸钟夫人。”

杨皇后一直记得这件事,此时史弥远也正好想除掉韩侂胄,加上皇子赵询也支持,三人假传圣旨,联手杀了韩侂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