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思路小说网sil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956章

大结局

鬼子在江南根据地附近的一个重要县城高邮也没有被收复。

很明显,鬼子并不打算放弃县城向新四军投降,于是新四军总部决定,拔掉高邮这根扎在根据地上的刺。

高邮是个古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中解放区南线。

地处京杭大运河东岸,南控扬州,北扼两淮,是苏中连接苏北的水陆交通要道,被称为“运河大门的铁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高邮东面是一片水网和开阔地,成为天然屏障;西面紧靠高邮湖,烟波浩渺,北面土城横亘,南面背靠敌区。

层层紧固的工事和复杂的地形,给新四军攻城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阻止新四军的进攻,鬼子在城墙上布置了许多机枪掩体,还建了八个大碉堡,都有两三层高。

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宽达五至七米,环绕城池四周。

城中有鬼子一千多人,伪军五千多人,共计六千多人,战斗力很是强悍。

为了打下高邮,新四军派出了两个纵队外加韩文正的南下支队,以及华中军区特务团,一共集结了数万的兵力。

这也是八年抗战中,新四军对日寇发起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攻势。

指挥攻城的首长信心十足,定要攻下高邮,给中国的抗日战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韩文正带领的部队有幸参与到了这场战斗中,由于远道而来,所以,指挥作战的首长只是让韩文正的部队担任一些后勤工作。

随后,新四军向高邮发动了全面猛攻。

高邮城外鬼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净土寺,打下净土寺,就可以将高邮外围据点全部拔除。

净土塔寺是一座阁楼式的七级八面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算得上是一座古塔。

远远望去,塔身发旧,灰色塔身上白泥灰修补的痕迹格外醒目,走近才发现,塔身东南角上的颜色较其他部位更深,呈灰褐色。

由于古塔在城门之外,又是一个制高点,因此,日军占领高邮城后,这个塔便成为日军的了望塔和军事制高点。

净土寺塔的火力很猛,居高临下,非常难攻。

新四军用湿棉被裹着方桌做的‘土坦克’当掩护,越过开阔地带,一步步逼近净土寺塔。

最终,消灭塔内和高邮城之间的供给,还用炮轰,塔内的敌人至此方才投降了。”

于是,所有的鬼子和伪军都收缩于高邮城中,高邮城已然是绝地。

高邮城中,守军指军官是鬼子的山崎大佐。

山崎大佐也知道,日本已经战败投降。

但他却不肯承认事实,而且,他还幻想着向国民革命军投降,以此来捞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山崎大佐直到此时仍不投降。

高邮城内,山崎大佐不断调兵遣将,想要守住高邮,上演鬼子最后的辉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