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便是青龙五年公元237。
但发生在陈府之上的那场闹剧,并没有也随着新岁的到来而淡出人们的茶余饭后。
年轻的士子们仍在私下指摘着夏侯惠太过于跋扈,连“士可杀不可辱”最基本的颜面都不留;而朝庭僚佐们却是相反,暗地里对夏侯惠这种护短行为颇为赞赏。
原由,是他再度上疏庙堂为丁谧求封侯了。
官场之上的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的上官是一个敢为下属出头之人呢?
吴应就是羡慕者其一。
为了给先父吴质改掉“丑侯”的恶谥,他一直坚持着上疏为父申辩,但庙堂诸公并不做理会,且与他相善之人、他所依附的人皆置身事外。
故而,当天子曹叡终于以“蜀吴未灭、天下未平,不可寒将士之心”为由在朝议上一锤定音,允了夏侯惠之请,分其三百户转封丁谧为都亭侯后,吴应就再也按捺不住,再次等候在了丁谧外出交游的路途上。
对于他私下叙话的请求,丁谧略略斟酌拼客,最终还是允了。
他知道吴应为何而来。
先前彼便以告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有持弹弓之人”的身份作为理由,想与得夏侯惠作利益交换了。只是夏侯惠觉得他待价而沽的姿态放得太高,稍微接触过后就懒得鸟他了。
被拒绝后,犹复来求,应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了吧?
不会再仍将自己当回事了吧?
这是丁谧愿意与他攀谈几句的想法。
事实上,丁谧的预感很对。
如今的吴应,觉得自己在仕途上已然是孤立无援的状况。
他先父吴质的人缘太坏了!
除了爵位之外,就没有给他留下什么遗泽了。
相反,满朝公卿都不约而同的对他很疏远,甚至个别被吴质嘲讽或诋毁过的人还在变相打压着他,权当父债子偿。
至于他依附的司马氏.
自从司马师将他妹子休了之后,两家的情分就淡了许多。
这点,吴应的感受很明显。
尤其是,今岁刚开春,庙堂就允了太尉司马懿举荐了一名唤作石苞的寒门子弟入朝为尚书郎之事,令吴应更很清晰的认识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他父子都以实际行动攀附着司马家,为何司马懿就没有想过举荐他呢?
司马家不念旧情、翻脸无情,不值得竭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黄昏分界》【森趣阁】《我能继承角色天赋》《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任务又失败了》《赤心巡天》《仙子,请听我解释》【微信读书】《重生之贵妇》《修仙女配谋长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