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诺接着又视察了军械局,军械局是平安县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整个军械局合算下来居然有八千多人。

军械局下辖火器所、纺织所、冷兵所,杂工力工就有五千人,学徒两千人,技工一千多人,内中高级技工就有一百多人。

陈诺在徐淮境内各地搜罗能够冶炼铸造,制造火器的老师傅们,这些人大都在各地官府的军器局内搜罗,更是从南京内府兵仗局内挖了二十三个技工老师傅们,兵仗局专造火器火炮,这些老师傅们对火器制造自然熟稔。

可以现下朝廷财政紧张无比,兵仗局内早就没有了生计,平安县军械局能够提供大批的原料和学徒工人们,还给予他们每月丰厚的薪酬。

这些老师傅们想都没想就拔腿从兵仗局内脱离了出来,局内上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任由局内的工匠们另谋出路。

在今年夏天军械局就已经打造出来了水力冲压机床和水转连机磨,并且工务堂早就在大沙河上游筑坝修堤,积蓄上游的水力。

水力冲压机床和水转连机磨借助上游堤坝向下冲击的水力顺利运转,水流的动能通过机床和水磨转化为了强劲的动能,

水力锻锤产生的压力足够带起几十吨重的冲压力,能够极大提高钢铁铜等原料的锻造效率,军械局在打制火铳和盔甲方面有着极高的效率。

至于盔甲方面陈诺也想过通过水力锻锤打造西方式样的板甲,然而去年夏天开始有水流的就那几个月,军械局还是在优先打造火器。

而且通过水力锻锤打造板甲也不是万能的,水力冲压只不过是打制出一块板甲粗胚模型,然后还需要锻造师经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打磨方可。

现在的乞活军军内装备铁甲的占有不到两成,其余皆是镶铁棉甲和棉甲,棉甲能够在明朝中后期快速发展,能够成为明军军中甲胄主流自然有其重要原因的。

棉甲的防御力不差,不仅能防刀劈箭射,还能防御火器的射击,冬日里有着御寒的效果,重要的是有着出众的性价比。

军械局的钢铁原料资源在大部分向火器制造方面下,纺织所的铁甲在制造,但更多的是在制造棉甲和镶铁棉甲。

大批量的棉花的原料获取容易,只需要大批人工对棉花反复捶打而已,现在纺织所数千的工人,其中占了一半的都是女工,其余的是锻造铁甲甲片的工人和一些老师傅们。

据军械局主管刘铁金汇报,去年下半年以来,火器所每月可生产精良火铳八百根,虎式燧发铳一百根,三眼翼虎铳五十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思路小说网【sil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